close

金賞票選、淡江農場班烤、生日會、墨軒、文薈、台文三A週報

 

 

【金賞票選】

若說台文四A86級這幾年來,還有幹過哪些轟轟烈烈的大事,值得一提的便是『金賞票選』了,而這個頗具創意的點子,到目前為止,還無人能出其右。

金賞票選一共辦過兩次,第一次在大一,第二次則在大三上,均是阿賢的「餿主意」。一上深秋,221教室突然出現一張海報,裡頭滿滿都是同學們的芳名與一些『歪七扭八』的頭銜,比如最佳造型、最佳翹課…等等。原來是阿賢花了點時間製作問卷,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請大家在問卷上就特定問題投給心目中『理想』的人選,回收統計票數以後,再行公告週知的一個班上活動。

 


結果公佈之後,大家無不會心一笑,同時也引來不少的話題。有些得獎人,比如經常沒來上課的同學,便在『翹課』這方面得票率高。

第一次的票選十分轟動,但歷史文物,海報,在遍尋多次之後,竟然找不到,所以當年還有那些『勁爆』的獎項,現已不可考了!

第二次的票選,因配合著週報的發行,資料相對的就較為齊全,大體上係延續第一次的氣勢再加入一點趣味。『獎項』共有十五組,包括:最佳造型、柔情、吐槽、歌唱、狗仔、配對、苦命、吹噓、好人、隨興獎,以及超級人氣王、全能運動王、天字翹課王、無敵機車王、勁爆八卦王等名銜,每一項可投三票,取票數最多的前三名。有趣的是,阿賢自己就包辦了好幾項。比較特殊的是,第二次的票選竟有系上的老師上榜,包括當時任教民間文學的陳教授以及拔臘;而拔臘被選為『無敵機車王』、『勁爆八卦王』,以及『最佳歌唱獎』。

如果各位還記得拔臘高歌的醜態,便可了解他為啥被選上了。

 

 

 

【淡江農場班烤與生日會歌聲大集合】

 

 

升上大二以後,班上辦活動的次數明顯的減少了許多,二下,景文和馥嘉擔任公關,除了主辦淡江班烤以外,另外就是「生日會」。

 

 

1999311的傍晚,在淡江農場舉辦烤肉活動。雖然下著雨,但卻沒有因為如此而降低大家的熱情,感覺起來像是「遇水則發」一樣。大家有吃有喝,吃飽喝足以後更有餘興活動,陳凌老師忙著拍照,據說回來後相當感動,寫了不少好作品,以及俊傑、婉齡兩個人的「嚕式教唱」是整晚的最高潮。

 

 

(ATT生日會,1999)

 

 

 

 

1999515日的生日會,以在KTV唱歌的方式,為當時3月到6月的同學慶生,而參加同學20餘位,可說是非常踴躍。每位壽星都被同學們獻花祝福,覺得很溫暖。班上許多歌喉好的同學也參與盛會,就算自己不唱,在旁邊聽歌也是ㄧ大享受。我平時雖然常常和熟人「以歌會友」,不過在這麼多同學面前表演倒是第一次。我還記得,當時靜宜點了哈林的歌「決定要愛你」,我也很喜歡這首,於是和她一起唱,想不到在我們兩個人和音技巧的巧妙運用之下,原本獨唱的歌曲卻變成男女對唱,這絕佳的效果頗讓我吃驚。

 

 


 

 

 

 

【百家爭鳴的文學時代:班上刊物的普遍發行】

 

 

 

 

 

 

為了豐富同學的文學欣賞及創作程度,一下的時候,班上刊印了淡院台灣文學系第一份同學自辦的文學刊物--《創刊號》。這份刊物由小智為發行人兼編輯,並到第二期改名為《虹城‧紅塵》。小智在《虹城‧紅塵》第二期裡述及為何取名這麼具有文學氣息的刊物名稱。他說:『…「虹城」源自於我對於淡水一種浪漫情懷的呈現,淡水有著多雨且潮濕的天氣,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那曇花一現的彩虹其實正是淡水景致中一個極美麗的記號。而「紅塵」,也代表了文學人看世界、看事情的一種角度,古今中外,多少詩人作家用舞臺、用戲碼來比喻人生,但總不如「紅塵」二字用得恰當…』

 

 

雖然小智用《虹城‧紅塵》當刊名,但在版面上,卻有『鴻程‧訌臣』;『鈜城‧黌晨』…等等音同字異的創意出現;加上這份刊物的排版方式頗有辦報的況味,所以,這些東西就成為《虹城‧紅塵》獨有的特色。《虹城‧紅塵》雖是以發表同學的文學作品為主要目的,但是在內容上較為知性,有時會刊出一些電影評論,不過《虹城‧紅塵》刊行的期數只有三期,主要是經費不足的問題。雖然如此,《虹城‧紅塵》對開啟班上文藝氣息有著很大的貢獻。

 

 

在《虹城‧紅塵》刊行的期間,班上另一份以翔、阿賢、小穗為首的刊物《水瓶座》悄悄的發展起來,與《創刊號》發行時間僅相隔兩天。根據翔的說法,之所以取名《水瓶座》,係因為稿件來源都是水瓶座的同學,後來因為太多同學投稿,刊行了兩期就改稱《墨軒》。《墨軒》一共刊行四期,以刺激同學寫作,進而提升文學程度為宗旨,因此,只要投稿,幾乎都會刊登,這是《墨軒》的優點,但也加速它的衰落;翔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越到後期文學的深度反而停滯,所以《墨軒》到第六期就停刊了,但當時在班上受歡迎的程度,我想並不下於《砲台埔文藝》。

 

文藝流行的火花也『延燒』到當時的學弟妹。他們刊了一期《滬尾情緣》的刊物,刊頭上還熱呼呼的寫了徵稿啟事。

 

 

 

在張老師的促成之下,同學們開始著手編班刊,取名叫《文薈》,選擇『達悟』族的『船之眼』做為封面圖騰;內容選收詩16首、散文20篇、小說2篇、評論2篇以及1篇班上回憶錄,數量堪稱豐富。其中,美蓉擔任總編,凌凰和玫靜擔任文字編輯,佳玲則是美術編輯。班刊除積極向全班同學邀稿,阿賢也寫了第一篇有關班上的回憶錄《流水》,尤其他的最後一句『打造有動力的新歲月』,更讓我每每感動不已。

 

 

 

大三,隨即在199910月上旬發行了以傳遞重要訊息加上八卦風很夠的《台文三A週報》。這份刊物由阿賢主編,每個星期四出刊,直到期末,共刊行九期。當時每位同學都很期待最新的週報內容,引起了班上的大風潮;而阿賢除了很有系統的告知班上訊息之外,也以「看了如果不笑會內傷」的寫作風格,報導班上的『人、情、事』。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九期回答什麼是『閹雞』,看了不禁要令人「佩服」阿賢在台灣文學的「程度」

 

 

有人問什麼是王昶雄的閹雞--小說中的主角-送報伕健和媽媽挑了一擔閹雞,經過一片不能吃的木瓜樹林要到市場賣,結果遇到巡佐來買。健慌忙之下拿出沒有刻度的稱仔來稱。巡佐一怒之下把閹雞砍成兩半後說:『你那支怎麼沒有刻紋?』並把健的那支打斷後走了。而在回家的路上,母親不小心被日本來的牛車輾斃。至此,健深感被殖民的痛苦,在夜裡背著巡佐跳河…月光下,迴盪著阿金伯的笑聲…久久不去…(《台文三A週報》第九期,1999127)


阿賢是台文系第一名畢業的嗎?

 

 

 

 

 

 

(本文轉載自阿謙作品集1—曾經,2003年第二版)

 

(本文曾連載於《台文四A週報》)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als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