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據時代一直存在興建連結東、西部的「中部橫斷鐵道」的計畫。明治29年(1896 )台灣總督府就組成探險隊,調查東西橫貫道路與鐵路路線。大正12年(1923 )也曾組織測量隊測量從集集 經水裡坑,沿陳有蘭溪,通過八通關後,沿轆寮溪,出玉里的路線。戰後,曾有類似的「中部橫貫鐵路」計畫,但是直至目前為止,「中部橫斷鐵道」由於工程難度太高,已放棄興建。

 

路線距離:台中=花蓮間121.77km全線雙線電氣化

支線:另築草屯至中興新村支線約4公里

車站數:台中-5.3-太平-8.7-霧峰-7.5-草屯-6.7-土城-5.8-雙冬-7.45-大石-7.0-赤崁-4.15-埔里-18.05-萬大-46.35-慶豐-4.77-花蓮,共12

 

 

中橫鐵路在原定計畫中,是從今日的台中車站開始,沿著台3線,一路到大里霧峰最後再沿著今日的省道台14線一路到南投埔里順著台14線開始爬山進入中央山脈,最後不斷爬升來到今日的霧社--萬大水庫,接著再從萬大水庫開始穿越一連串的隧道經過幾十多公里後,順著花蓮木瓜溪一一路下坡來到花蓮吉安與花東線會合,進入花蓮市結束中橫鐵路。

 

 

當時評估,台中到花蓮開行自強號只需要86分鐘若從台南高雄到花蓮也只要34個小時,也就是只要一天即可從台灣西部到東部來回,可縮短台灣東西交通時間,更加強台中都會區捷運系統的功能,對於整個台灣東西部的發展有巨大效果

 

 


 

但是否能得以回收、高山氣候的多變性、大自然是否會反撲像中橫公路台八線那樣),卻是這條鐵路存在的最大問1980年代中期,台灣省議會認為興建金額過高,而且必須穿越海拔3000多公尺的中央山脈,隧道工程約為總工程的51.5%,其中又有超過30公里的中央隧道,以當時的工程技術來說,建築工程極為艱鉅,結果,中橫鐵路,就這樣被大家遺忘了

 

 

在,交通部完成了國道六號--台中霧峰到埔里段,今日國道六號所設計的路線,就是當初中橫鐵路要走的路線。

 

 

省政府當初也有一個方案,就是用台鐵集集線去延伸集集線到水里之後,分歧出去往蛇窯、.地利向東行,越過海天寺,從萬榮接回花東線。這條路線的海拔有兩千多公尺高,而且會有連續性的長隧道,但是最長的隧道不會超過10KM這條路線已經有台電人員與工程車走過,當年在建輸電鐵塔連拖板車都能抵達,要蓋鐵路應該不是問題;火車的爬坡能力比不上汽車,坡度太大會影響機車牽引能力,所以列車爬坡路線都會有長彎道作為緩坡線,牡丹坡的S彎道就是這種設計。誇張一點,還可以採用跟阿里山鐵路一樣的獨立山螺旋路段!不過這樣會走的很慢罷了。

 

 

 

中橫鐵路,就算沒能興建,但也讓百年的台灣鐵路史上留下幾頁的紀錄,讓後世知道原來台灣還有這麼一條偉大的鐵路計畫存在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als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