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汐止舊站,1969~2002 / 上圖攝於1997年,下圖為2000年所拍。)

 

 

 

老友阿正家住汐止,所以最近常去。我記得幾十年前,那時只有汐止和五堵兩個火車站,而且還沒有高架,每次經過這裡,總是會因為東北季風飄來的「西北雨」,落在斑駁而老舊的月台遮雨棚上,那種蕭瑟淒涼的景象而感到厭煩,從來不會想到要下車好好探訪。

 

 

 

後來開始「踏查」臺鐵所有火車站,從老家基隆為起點,汐止自然而然就在我的「早收清單」裡了。舊站在大同路,1997年第一次來拍照,只覺得站前玄關非常狹窄;出站後,發現鐵道與大同路有極大的高低落差,人車要過平交道實在是非常危險。據說當年汐止號稱有縱貫線最多危險平交道的路段,也難怪高架化對於汐止來說,是個能否「翻身」的關鍵指標

 

 

 

一般人如果要拍火車站,可能只會挑木造建築。但即使車站毫無特色(這也算是一種特色),我也是來者不拒,而且我超愛拍整修前後對照,像汐止舊站房,我就有1997年藍色與2000年以後到壽終正寢的淺紫色造型。可惜當初對車站內部,比如候車室、月台等興趣不高,如今舊站拆除了,沒有留下半點東西供人憑弔,覺得有點遺憾。

 

 

 

 

汐科站是汐止的第三座火車站,阿正的家就住這裡,分為南北兩個站房,剛啟用的時候,很多旅客對這個還要走很久的路才能抵達月台搭車的車站覺得很不方便,也覺得新奇與特別。不過,比起以前的七堵前後站還得日曬雨淋走好幾分鐘的路來說,走在往汐科月台的通道上,倒是挺悠閒的。

 

 

 

 

阿正這幾年工作與感情,都是汐止,汐止給他的感動,我想一定是非常深的;而也因為常找他唱歌,所以,這個我向來感受並不大的市鎮,也覺得美麗、繁榮,進步很

 

 

 

 

然而汐止在居住品質獲得改善的同時,五堵、汐止、汐科這三座新車站,月台空間卻讓人搖頭:不是狹窄(列車風切)、過彎(讓人站不穩),就是遮雨設施不夠。現代感或許很足,實用性、安全性卻有待商榷。台鐵的新車站一定得如此嗎?

 

 

 

車站帶走回憶,卻也帶來希望。明天阿正即將搬離汐止,這快樂或許多於痛苦的城市,來到也是他人生中另個很熟悉的小鎮,內壢,展開新生活。汐止因鐵路高架,愈發顯得繁榮,內壢的鐵路改建也在跟進,鐵道似乎必須隨著時間更迭而創新,才不會被淘汰,那個人呢?祝福阿正工作順利,同時也激勵我自己。

 

 

 

(內壢車站即將因為高架化改建而有第二春,2008年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als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