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河堤班烤、內灣班遊、民間文學采錄經驗

 

 

【河堤班烤】

 

這是大三上所舉辦的活動,想說來淡水已經兩年了,我們全班在大一進來時自辦迎新烤肉活動的老地方,紅毛城旁邊的河堤烤肉,刻意地去回味兩年前的美好。記得那天也是下著雨,所以特別搭了幾個帆布蓬遮著。我這組:阿原在烤肉調味的功夫一流;碧霞用番茄做湯底,煮出一鍋大家都讚美不已的火鍋…我吃得「都快忘記自己是誰了」!

 

 


 

還好雨不大,而且沒有下得很久,隨後的餘興活動就非常的熱絡。主持人雖然在面對同學們的時候有點生澀,但就因為如此,反而讓遊戲進行的時候充滿了爆笑。

這次活動靈芝老師和殷教官都有參與,活動直到晚上十時許才結束,同學們似乎玩得不夠盡興,再相約去打撞球,打完球後又風塵僕僕的到台北市唱歌,徹底的玩、徹底的瘋,一直到隔天早上,當然課也就沒有去上了。

 

 

 

【內灣班遊】

 

阿賢擔任班代以後,積極的規劃班上活動,當時預定每星期推出一項,由同學自由選擇參加。在河堤班烤結束以後,接下來就是內灣班遊了。

 

 

 

 


 

內灣位在新竹縣橫山鄉,它最著名的景點,就是支線小火車、內灣吊橋、內灣戲院以及油羅溪河谷。升大三的暑假,為了拍『內灣線』的風景照片,第一次來內灣,現在則為第二次;不過,搭乘內灣小火車卻是我前所未有的經驗。早年『內灣線』常常是用一部柴油車頭,拖一到兩節車廂運轉,或是用已退休的『光華號』開行,現在則使用最新的冷氣柴油車在行駛。儘管很多人覺得還是坐沒有冷氣的普通車比較有『感覺』,但我卻認為換成了DR柴油車(Diesel Railcar)在跑,有一種從古早邁入現代的進步事實,也不錯啊!

 

 

一到了內灣鄉下,彷彿脫韁野馬般的,立刻被這片好山好水給吸引住了,它正是我喜歡的感覺--悠閒。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鄉間小路上走,慢慢的走,藉此洗去煩惱,讓自己的心境更加的几淨,差點忘記了我還提很重的食物呢!我們在內灣吊橋下的河谷烤肉。在午餐還沒好之前,我也沒閒著,和阿原到河谷看看有沒有什麼魚蝦可以抓。我想,直接抓牠們來烤著吃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除了烤肉外,還有煮湯來喝,用來煮湯的水,是直接取用旁邊的溪水,感覺好像『返樸歸真』一樣,什麼都是最『天然』的,煮出來的湯也特別的甘甜好喝,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取的水沙子比較多而已。

 

 

 

內灣吊橋。這個有數十年歷史的橋,是溪谷兩岸居民往來的重要通道。如今年久失修,橋面破損的厲害,居然還有車子行走於其上。當我們聽到車子通過橋面的聲音的時候,真的是有點給他害怕。

 

 

每位同學都到溪裡『泡湯』,泡在冰涼的水中,自有一番不凡的享受。佳玲是唯一的一位拒不下水的人,看到她那唯恐被陷害的樣子,覺得有點不忍。

 

 

玩水玩到一半,阿原的一支鞋子不小心脫落在水中,被溪水沖走。那個鞋子質料很好,如果就這樣『放水流』未免有點可惜。所以我頂著危險,沿著溪的一旁追了過去,很辛苦的才把鞋子撿回,不過有點不值得,因為同學們嘲笑我太「執著」了。

 

 

泡過了水,我們去了著名的內灣戲院逛逛,由於它的高知名度,報紙常常有關於它的報導。不過,戲院目前是歇業的狀態,兩層樓的木造建築物,狹窄的售票口和進場玄關,整個黑藍色系的搭配,建築物前面有一個還算寬敞的空地,都是我們注目的焦點。 

 

日暮時分,又搭上了火車,回去喧囂的都市叢林。每個人都留下了火車票。硬式的票根,3256冷氣柴客,古早味的吊橋與車站,台文三A的足跡…寫下了另一段回憶。

 

【原鄉歌曲輕聲唱,找回失落已久的文化】

 

大三時,開了一堂叫做「民間文學與田野考察」課,請到民間文學專家陳教授來指導,這個老師很幽默風趣,由於自己豐富的考察經驗以及那「苦命的教學風格」,因此,深深的吸引著班上同學,所以儘管這堂課是晚上上課,但同學的出席率普遍都很高,比起其他的必修課,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堂課除了聽老師的『故事』外,另外就是學生自己的采錄工作。當時班上同學分為七組,去民間文學資料最少的台北縣收集資料,其中三組負責淡水的部份,一組鶯歌,一組金山十八王公廟,一組去瑞芳九份地區,而我這一組則去三重、新莊。



 

所有采集的故事,都是負有傳奇性的,而我們第六組的體驗過程之中,也很具有傳奇色彩。從之前班上的幾個比較熟的同學組成一群,決定去台中市之後,遭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老師要的是台北縣各鄉鎮的資料,加上成員彼此之間意見不合,頗有『不如歸去』的措敗感。乃至改去三重,在聯絡講述者及蒐集資料各方面獲得進一步的優勢以後,突然發現,其實采錄是饒富刺激的,而且,自己訪查得到的寶貴經驗,除了有成就感外,也是難得的回憶。


在三重我們訪問到了張先生,他是歌仔戲演員,從他暢所欲言的言談之中,我深刻的覺得,張先生對歌仔戲是抱持著一份執著及濃厚的歸屬感的。張先生從小就開始演歌仔戲,戲齡已有數十年,所累積的豐富戲台經驗和人生閱歷,都讓我們受用無窮,也瞭解他對傳統戲曲的那一份執著,在凜冽的寒冬之中,就像一支燭火,引領我們走出台灣文學的冰山,向那一片美好的園地前進一樣。

 

19991215日,我們去新莊市查訪,最後訪問到廣福宮--即三山國王廟。三山國王是粵籍客家人的守護神,因此,建築本身保留了客家人的勤僕精神,樸實不華麗,卻展現了清中葉前古樸的風格:廟裡木雕生動活潑富於變化,最大特色為全未上漆。由於閩粵械鬥之後客家人遷出新莊,本廟香火日稀,未有大規模整修而得保古廟之風采。

 

經由指點,我們很幸運的找到一位很會說故事的劉寶桂女士。可惜當天拜訪的時候劉女士並不在家,因此由其孫劉先生夫婦告訴我們廣福宮內三山國王的故事。我比較有印象的是大約在一百年前,新莊曾發生大火災,當時火勢猛烈,房子是整排燃燒的。奇怪的是,並非所有的房子都被燒到,是『跳著燒的』,只燒奇數號碼的房子。『廣福宮』也遭受回祿之災,但只燒到二樓,一樓沒被燒,因此『廣福宮』的神像躲過被火紋身的危險。至今仍令人不解為什麼會這樣。劉先生夫婦提供了很多資料和照片,甚至願意把底片借給我們加洗。在近年來很多學生沒有永續經營的觀念,只知拿了資料就跑的情況下,他們仍熱情的幫助我們,那種溫暖,真是不可言喻,我彷彿看見了熱愛鄉土的那份心。


雖然說,這次采錄花了很多時間,遇到許多人情冷暖,但仍要感謝參與的同學:達明、琰英、阿偉、碧霞。沒有他們的支持,我想我恐怕不能、也無緣體會這一次的采錄經驗了

 

【大學時代唯一的中秋夜烤】

 


(很開心的中秋節,2000)
 

 

 

四上,912日,原本阿賢和我醞釀了很久的烤肉活動,一延再延,延到這一天。但因這幾天陰雨綿綿,加上當時又有颱風逼近,所以在預期這天恐怕又辦不成的情況下,我便沒有繼續連絡同學,結果整日都沒下雨,而且還出太陽!正在怨嘆可能無法有充分時間詢問同學意願時,小佐打電話問我還辦不辦烤肉,我想說乾脆臨時決定就給它「辦下去了」,趕緊聯絡大家。另外考量到舟車勞頓,就不去先前探查的沙灘(鄰近聖約翰大學),改去老地方──紅毛城對面的河堤。

 

 

雖然這並非是以班上名義所舉辦的活動,但那麼多同學來參加,開開心心的在平台吃著東西,伴著有點烏雲的月光以及萬家燈火的觀音山,過了一個很充實的中秋節,

 

 

 

(本文節錄自阿謙作品集1—曾經,2003年第二版)

(本文曾連載於《台文四A週報》)

(本文由於是2000年所寫的作品,所以關於內灣班遊,部份文字或許已不符合目前狀況。比如冷氣柴客現在統稱﹛區間車﹜,且當時的內灣比較原始,而現在遊客如織,感覺有些商業化...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als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