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要做一個自私的人,不要做一個自大的人;
不要做一個總是想到自己的人,不要做一個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的人;
而如果覺察出了一個會那樣對待你的人,你就真的應該離他遠一點。

 

這是從好友的blog上摘錄下來的(朋友啊妳如果剛好看到,阿芊就跟你借用了噢)。檢視過去,我總是碰到這樣的人:那一年翔無法了解阿芊被以丞取笑的不安與脆弱,脫口說:我想我該考慮不再與你聯絡。這句話傷的我好重,從此我終於了解,我把他當莫逆,他卻不當回事,只想嘴上贏人。而阿賢就更不用說了,結了婚就沒朋友嗎,為何他那麼冷?我有對不起他嗎?於是他的及時通留言,全都不理。

 

最近拒絕了一個學妹的臉書交友邀請,當然我只是按了一個「略過」的按鈕;可是,在用滑鼠按下的當口,心裡是有點難過、五味雜陳,因為,對大學時代快樂記憶仍停留在「彷彿是昨天」的我,這幾年被什麼CITYFAMILYMSN,等通訊媒體「磨到愈來愈冷了」。

 

剛開始,我滿心以為,只要傳訊息關心,或許會有回應;結果不但未如想像,反而得到的都是「不理」。去年同學聚首,他們還一直要我加入FB,當時我沒說啥,但心裡卻嘀咕,CITYFAMILY班板都荒廢了,MSN也假裝不當一回事,現在弄這臉書,是要給誰看?太矯情了吧?

 

 



 

有了臉書,朋友聯絡變得容易,但也使得朋友間那份珍惜之情變得「速食化」。高興的時候,你是好朋友,不高興的時候,隨時可踢出去,簡直比離婚還方便。當你的大頭被擺在他家當「供品」,想連絡他來參加文學會議,卻得不到回應(那怕是婉謝都好)的時候,兩千多位朋友,跟兩個朋友,友誼份量孰輕孰重?

 

昨天看了陳姊寄的電郵,裡頭有一段:「其實,世間的一切,我們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這樣一來,因緣散了時,我們就比較不會被眼前暫時的喜怒哀樂景象給騙了,以為我們的一切永遠都是我們的,因為執著心重而痛苦不堪」,但我想我可能還需要調適,才能接受吧。

 

是不是我的關心造成他們的壓力,所以他們選擇不回應與冷漠?我老爸常說,朋友是一輩子的,可是他卻沒有告訴我,友情也是有賞味期限的,當一個階段消逝之後,這份情感就會變得可有可無,就像垃圾一般,隨手可丟。或許之前去三峽我就應該要知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als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